Initial commit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Dichgrem 2024-03-18 18:57:01 +08:00
parent 48f38e1f44
commit 7cf3412970
2 changed files with 77 additions and 60 deletions

View File

@ -16,7 +16,7 @@ tags = ["working"]
![v2-26bc48adc9539ddbd25c6339d3e8d082_1440w.webp](https://pic.dich.ink/1/2024/03/06/65e87637a1c2a.webp)
直接薪酬:指的是以现金形式,按照一定的周期,直接发放给你的货币,比如每个月的固定薪资,或者各种现金的补贴,奖金等等。
1.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1.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基本工资: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基本工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底薪、固定薪酬,只要你向企业提供正常劳动,公司就会向你支付的工资。
@ -24,7 +24,7 @@ tags = ["working"]
按照不同的薪酬结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会有不同的比例,以约束员工要达到对应的工作指标,完成固定考核。但不论比例是什么样,每月工资都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该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2.奖金与津贴
**2.奖金与津贴**
奖金:目的是在于激励员工。是会根据企业的效益而定,是否发放,公司有很大的决定权。
@ -34,13 +34,13 @@ tags = ["working"]
津贴:会有多种形式,包括交通补贴(日常、加班),餐饮补贴、租房补贴等等,也是非强制性的,每月以福利的形式,提供给员工。
3.加班费
**3.加班费**
休息日:根据《劳动法》: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延长工时加班费每小时加班费≥小时工资基数的150%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
加班费应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 -52,7 +52,7 @@ tags = ["working"]
下面,我们来具体解释,每一项是什么意思:
1.股票期权
**1.股票期权**
一般来说应届生遇到offer中含有股票期权的情况较少但在部分成长型或者初创型公司或者提倡全员持股的公司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薪酬结构。
@ -64,13 +64,13 @@ tags = ["working"]
在某些创业公司,容易以期权作为降薪,压低薪酬的原因,这时候一定要谨慎的思考,是否对于公司的业务模式、团队看好,因为期权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长期获益也就意味着你要付出长期的承诺,要格外慎重地做选择。
2.五险一金
**2.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是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
五险比例根据地方不同有细微差别而一金比例在5%-12%之间浮动单位缴纳的比例不得低于你个人承担的比例。一般来说比例是相等的比如你自己缴纳12%单位也为你缴纳12%。如果你的税前薪酬是10000元那么你当月公积金账户里会有2400元其中个人单位各占一半。
![v2-61b8ded39b60ba91a6abb5128c794380_1440w.webp](https://pic.dich.ink/1/2024/03/06/65e876936e9fa.webp)
养老保险
- 养老保险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 -82,7 +82,7 @@ tags = ["working"]
个人8%(以本人缴费工资为基数)
医疗保险
- 医疗保险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男性缴满25年、女性缴满20年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 -90,7 +90,7 @@ tags = ["working"]
缴费比例单位6%个人2%(各地略有不同)
失业保险
- 失业保险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 -102,7 +102,7 @@ tags = ["working"]
失业保险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缴费比例个人费率不超过0.5%。
工伤保险
- 工伤保险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124,13 +124,13 @@ tags = ["working"]
缴费比例0.3%-2.5%(根据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和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频率浮动)
生育保险
- 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生育保险为单位缴纳。缴费比例0.8%
住房公积金
- 住房公积金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职工本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 -156,7 +156,7 @@ tags = ["working"]
五险一金从什么时候开始缴纳:不论是否约定了试用期,都需要在入职的一个月之内(即为入职的当月、或者次月开始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3.员工福利
**3.员工福利**
这一类是属于企业为员工额外提供的提升员工满意度的福利不是法律强制性的但是会为员工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健身房、体检等等。此类一般不会在offer或者合约上注明但是在发放offer的时候HR会向你提到你也可以纳入整体offer的考虑当中。毕竟喜欢健身的同学还是能节省一些支出。一些公司甚至包含了三餐那么也是作为福利帮员工节省了很大的餐饮支出这个现金价值就是非常实在的。
@ -172,15 +172,17 @@ tags = ["working"]
通常的情况年末能够拿到几薪会根据你的绩效考核情况和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来看的。如果在offer中有注明那么至少是能够在年末拿到一薪的奖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最好的16薪一般公司会有完善的考评机制对于员工进行分级比如表现得特别优秀的员工可以拿到最高额的奖励。
```
PS
13薪是指工作期满一年后可以领取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一般情况下指年底双薪。
16薪分别是12个月的基本工资+年底双薪13薪再加上次年4月份的绩效部分参考下并不准确的361原则的大概标准除了10%被打成3.25的员工60%的员工可以拿到3个月绩效工资30%的员工可以拿到5个月以上的绩效工资打分3.5以上)。
```
## 二.关于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
签署了劳动合同才表明你真正与公司确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自入职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208,7 +210,7 @@ PS
如果你不认同公司辞退你的理由可以向当地的劳动局申请仲裁。这时举证的责任在于公司。如果公司无法罗列对应的证据证明其理由那么公司需要对于辞退行为向你进行补偿。为了避免法律风险一定要反复的看劳动合同上的条款包括岗位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薪酬假期工作时间是否与offer承诺的一致以及约定的劳动解除条款包括赔偿条款等等。
二、三方协议
**二、三方协议**
首先,要弄明白三方是三方。这里的三方,代表的是学校,你,和用人单位。三方协议,只会存在于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时签订。在未来,你再做职业转换的时候,已经是社会人了,就不会再签订这类的协议了。协议是三方各执一份的。
@ -220,7 +222,7 @@ PS
除此之外,与劳动合同需要查看的部分一致,你**需要仔细检查三方协议中约定的薪金、补贴、权益等事项进行确认。
常见的坑:
**常见的坑:**
1:以三方协议代替劳动合同
@ -300,13 +302,13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 三.关于试用期
1.试用期时间
**1.试用期时间**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试用期工资
**2.试用期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314,7 +316,7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在此特别强调!
试用期≠实习期,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毕业!
**试用期≠实习期,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毕业!**
试用期的当事人双方存在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与劳动者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义务,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322,7 +324,7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 四.关于纳税
1.应纳税所得额
**1.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起征点5000元
![v2-61b8ded39b60ba91a6abb5128c794380_1440w.webp](https://pic.dich.ink/1/2024/03/06/65e876d122f47.webp)
@ -344,7 +346,7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其他
2.应纳税额
**2.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 -352,7 +354,7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该部分数据仅供参考,不同地区略有不同,详情请参考各地方政府规定。
1.年假
**1.年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 -362,7 +364,7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探亲假
**2.探亲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 -374,7 +376,7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各省又有细则:新疆规定,婚后探亲假三年一趟,比国家规定少一年。
3.婚假
**3.婚假**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382,7 +384,7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正常情况下婚假1-3天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产假
**4.产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 -396,7 +398,7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5.病假
**5.病假**
根据《劳动法》:
@ -404,13 +406,13 @@ Offer也不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发出的offer可以视为要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等级进行相应的补贴待遇。
6.工伤假
**6.工伤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7.丧假
**7.丧假**
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View File

@ -97,51 +97,59 @@
<p>薪酬是货币+实物报酬的总和,包括:
<img src="https://pic.dich.ink/1/2024/03/06/65e87637a1c2a.webp" alt="v2-26bc48adc9539ddbd25c6339d3e8d082_1440w.webp" />
直接薪酬:指的是以现金形式,按照一定的周期,直接发放给你的货币,比如每个月的固定薪资,或者各种现金的补贴,奖金等等。</p>
<p>1.基本工资、绩效工资</p>
<p><strong>1.基本工资、绩效工资</strong></p>
<p>基本工资: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基本工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底薪、固定薪酬,只要你向企业提供正常劳动,公司就会向你支付的工资。</p>
<p>绩效工资:是与你个人绩效挂钩,根据你当月的绩效完成情况,给予你的浮动工资,比如我们常说的销售的提成,就是在浮动工资的部分。</p>
<p>按照不同的薪酬结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会有不同的比例,以约束员工要达到对应的工作指标,完成固定考核。但不论比例是什么样,每月工资都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该城市最低工资标准。</p>
<p>2.奖金与津贴</p>
<p><strong>2.奖金与津贴</strong></p>
<p>奖金:目的是在于激励员工。是会根据企业的效益而定,是否发放,公司有很大的决定权。</p>
<p>针对于常常有争议的年终奖:年终奖分为多种形式,比如有实物类的,也有现金类的。现金类分为固定的(即企业为了奖励你持续在岗到了年末,给予你的固定奖励,不会根据企业的业绩变化,比如年底双薪,三薪等等)。也有不固定的,即企业没有约定具体的数额,在年末,根据企业业绩的分红,不等额地发放,浮动范围可以非常大。</p>
<p>而在劳动法中,对于年终奖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如果企业表明了要发放,且在劳动合同中有体现,但最终没有发,是违法的。</p>
<p>津贴:会有多种形式,包括交通补贴(日常、加班),餐饮补贴、租房补贴等等,也是非强制性的,每月以福利的形式,提供给员工。</p>
<p>3.加班费</p>
<p><strong>3.加班费</strong></p>
<p>休息日:根据《劳动法》: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p>
<p>延长工时加班费每小时加班费≥小时工资基数的150%</p>
<p>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p>
<p><strong>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strong></p>
<p>加班费应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所有工资项目、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p>
<p>当然,在我们的工作中,免不了遇到企业通过加班调休,或提供晚餐、报销车费等方式诱导员工加班,甚至会碰到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企业,强迫员工加班且不提供相应的补助。</p>
<p>这种情况下,员工一定衡量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合理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p>
<p>间接薪酬:不直接打到你的现金账户的,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的,权益、保险、服务、或者实物,但是同样能折算出现金价值的。比如住房公积金(要在买房租房的时候可以用)</p>
<p>下面,我们来具体解释,每一项是什么意思:</p>
<p>1.股票期权</p>
<p><strong>1.股票期权</strong></p>
<p>一般来说应届生遇到offer中含有股票期权的情况较少但在部分成长型或者初创型公司或者提倡全员持股的公司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薪酬结构。</p>
<p>那么我们着重说一下在创业公司可能会为初始员工提供的期权:期权不是股权,而是一份按照约定价格在约定时间购买股份的合同。但如果说给期权,一定要落在纸上,口头承诺没有任何意义。</p>
<p>期权的约定一般会约定起算日期什么时候发放期权是入职就发还是一段时间之后兑现时间比如期权是分三年兑现一共给N股每年兑现N/3有无门槛比如是否在公司工作要满一年才能解锁兑现的权利行权价格到行权期后可按约定价格购得公司股权</p>
<p>如果你最终拿到了N股但最重要的是公司需要上市你才能在禁售期之后套现。所以期权是你对于公司未来看好并能持续陪伴公司走到上市的奖励。</p>
<p>在某些创业公司,容易以期权作为降薪,压低薪酬的原因,这时候一定要谨慎的思考,是否对于公司的业务模式、团队看好,因为期权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长期获益也就意味着你要付出长期的承诺,要格外慎重地做选择。</p>
<p>2.五险一金</p>
<p><strong>2.五险一金</strong></p>
<p>五险一金是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p>
<p>五险比例根据地方不同有细微差别而一金比例在5%-12%之间浮动单位缴纳的比例不得低于你个人承担的比例。一般来说比例是相等的比如你自己缴纳12%单位也为你缴纳12%。如果你的税前薪酬是10000元那么你当月公积金账户里会有2400元其中个人单位各占一半。
<img src="https://pic.dich.ink/1/2024/03/06/65e876936e9fa.webp" alt="v2-61b8ded39b60ba91a6abb5128c794380_1440w.webp" />
养老保险</p>
<img src="https://pic.dich.ink/1/2024/03/06/65e876936e9fa.webp" alt="v2-61b8ded39b60ba91a6abb5128c794380_1440w.webp" /></p>
<ul>
<li>养老保险</li>
</ul>
<p>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p>
<p>职工养老保险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p>
<p>缴费比例:</p>
<p>单位一般不超过20%(以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p>
<p>个人8%(以本人缴费工资为基数)</p>
<p>医疗保险</p>
<ul>
<li>医疗保险</li>
</ul>
<p>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男性缴满25年、女性缴满20年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p>
<p>职工医疗保险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p>
<p>缴费比例单位6%个人2%(各地略有不同)</p>
<p>失业保险</p>
<ul>
<li>失业保险</li>
</ul>
<p>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p>
<p>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p>
<p>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p>
<p>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p>
<p>失业保险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缴费比例个人费率不超过0.5%。</p>
<p>工伤保险</p>
<ul>
<li>工伤保险</li>
</ul>
<p>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p>
<p>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p>
<p>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p>
@ -152,10 +160,14 @@
<p>法律、行政法规固定应当认为工伤的其他情形。</p>
<p>工伤保险为单位缴费。</p>
<p>缴费比例0.3%-2.5%(根据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和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频率浮动)</p>
<p>生育保险</p>
<ul>
<li>生育保险</li>
</ul>
<p>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p>
<p>生育保险为单位缴纳。缴费比例0.8%</p>
<p>住房公积金</p>
<ul>
<li>住房公积金</li>
</ul>
<p>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职工本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p>
<p>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p>
<p>缴存比例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不应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p>
@ -168,7 +180,7 @@
<p>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3个月本人及配偶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房的可提取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p>
<p>当然,某些福利较好的公司,除了国家规定的五险,还会为员工额外购买商业险。比如商业医疗险,来为员工覆盖社保医疗险种无法报销的部分费用。</p>
<p>五险一金从什么时候开始缴纳:不论是否约定了试用期,都需要在入职的一个月之内(即为入职的当月、或者次月开始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p>
<p>3.员工福利</p>
<p><strong>3.员工福利</strong></p>
<p>这一类是属于企业为员工额外提供的提升员工满意度的福利不是法律强制性的但是会为员工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健身房、体检等等。此类一般不会在offer或者合约上注明但是在发放offer的时候HR会向你提到你也可以纳入整体offer的考虑当中。毕竟喜欢健身的同学还是能节省一些支出。一些公司甚至包含了三餐那么也是作为福利帮员工节省了很大的餐饮支出这个现金价值就是非常实在的。</p>
<p>问题一税前和税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税前是8k到手之后只有5k了呢</p>
<p>首先,税前的工资,和最终到手的工资,是肯定会有差距的。核心原因是两方面:</p>
@ -176,11 +188,14 @@
<p>2019年后个税起征点调整为5000同时也增加了6项个税免除的项目。可以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查询自己的税后收入。</p>
<p>问题二关于年终奖公司签约的时候承诺薪酬是13-16薪但在年末的时候到底是如何发放</p>
<p>通常的情况年末能够拿到几薪会根据你的绩效考核情况和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来看的。如果在offer中有注明那么至少是能够在年末拿到一薪的奖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最好的16薪一般公司会有完善的考评机制对于员工进行分级比如表现得特别优秀的员工可以拿到最高额的奖励。</p>
<p>PS</p>
<p>13薪是指工作期满一年后可以领取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一般情况下指年底双薪。</p>
<p>16薪分别是12个月的基本工资+年底双薪13薪再加上次年4月份的绩效部分参考下并不准确的361原则的大概标准除了10%被打成3.25的员工60%的员工可以拿到3个月绩效工资30%的员工可以拿到5个月以上的绩效工资打分3.5以上)。</p>
<pre style="background-color:#151515;color:#e8e8d3;"><code><span>PS
</span><span>
</span><span>13薪是指工作期满一年后可以领取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一般情况下指年底双薪。
</span><span>
</span><span>16薪分别是12个月的基本工资+年底双薪13薪再加上次年4月份的绩效部分参考下并不准确的361原则的大概标准除了10%被打成3.25的员工60%的员工可以拿到3个月绩效工资30%的员工可以拿到5个月以上的绩效工资打分3.5以上)。
</span></code></pre>
<h2 id="er-guan-yu-lao-dong-he-tong">二.关于劳动合同</h2>
<p>一、劳动合同</p>
<p><strong>一、劳动合同</strong></p>
<p>签署了劳动合同才表明你真正与公司确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自入职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p>
<p>劳动合同的期限: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如果没有明确标注期限,则为无固定期限合同。</p>
<p>试用期:也就是你初入公司,还没转正成为正式员工的时期,也是你和企业双方,可以相互考察,是否匹配适合的时期。</p>
@ -202,13 +217,13 @@
</li>
</ol>
<p>如果你不认同公司辞退你的理由可以向当地的劳动局申请仲裁。这时举证的责任在于公司。如果公司无法罗列对应的证据证明其理由那么公司需要对于辞退行为向你进行补偿。为了避免法律风险一定要反复的看劳动合同上的条款包括岗位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薪酬假期工作时间是否与offer承诺的一致以及约定的劳动解除条款包括赔偿条款等等。</p>
<p>二、三方协议</p>
<p><strong>二、三方协议</strong></p>
<p>首先,要弄明白三方是三方。这里的三方,代表的是学校,你,和用人单位。三方协议,只会存在于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时签订。在未来,你再做职业转换的时候,已经是社会人了,就不会再签订这类的协议了。协议是三方各执一份的。</p>
<p>官方定义: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p>
<p>注意: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三方不等于劳动合同,它只是三方的意向,对你的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所以,在入职的时候,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才能保证自己的权益!!</p>
<p>一般三方合同会规定违约金学生应当注意这个部分它可能会为你带来风险如果你在签订三方后没有按时去公司报道是需要支付这部分违约金的。一般违约金等同于月薪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也不应超过5000元。</p>
<p>除此之外,与劳动合同需要查看的部分一致,你**需要仔细检查三方协议中约定的薪金、补贴、权益等事项进行确认。</p>
<p>常见的坑:</p>
<p><strong>常见的坑:</strong></p>
<p>1:以三方协议代替劳动合同</p>
<p>三方协议不是劳动合同。它是学校管理就业的手段,主要涉及到应届生身份和落户、调档等问题,效力一般持续到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为止。</p>
<p>2:以Offer代替劳动合同</p>
@ -262,18 +277,18 @@
<p>日后发生争议时,劳动者手里会缺少最关键的依据,增加举证成本和困难,给对方留下抗辩机会。</p>
<p>《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p>
<h2 id="san-guan-yu-shi-yong-qi">三.关于试用期</h2>
<p>1.试用期时间</p>
<p><strong>1.试用期时间</strong></p>
<p>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p>
<p>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p>
<p>2.试用期工资</p>
<p><strong>2.试用期工资</strong></p>
<p>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p>
<p>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p>
<p>在此特别强调!</p>
<p>试用期≠实习期,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毕业!</p>
<p><strong>试用期≠实习期,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毕业!</strong></p>
<p>试用期的当事人双方存在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与劳动者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义务,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p>
<p>而学生实习所在的单位对于实习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不须执行最低工资标准。</p>
<h2 id="si-guan-yu-na-shui">四.关于纳税</h2>
<p>1.应纳税所得额</p>
<p><strong>1.应纳税所得额</strong></p>
<p>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起征点5000元
<img src="https://pic.dich.ink/1/2024/03/06/65e876d122f47.webp" alt="v2-61b8ded39b60ba91a6abb5128c794380_1440w.webp" />
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都应该叫个人所得税。</p>
@ -285,40 +300,40 @@
<p>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p>
<p>保险赔款</p>
<p>其他</p>
<p>2.应纳税额</p>
<p><strong>2.应纳税额</strong></p>
<p>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p>
<h2 id="wu-guan-yu-xiu-jia">五.关于休假</h2>
<p>该部分数据仅供参考,不同地区略有不同,详情请参考各地方政府规定。</p>
<p>1.年假</p>
<p><strong>1.年假</strong></p>
<p>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p>
<p>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p>
<p>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p>
<p>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p>
<p>2.探亲假</p>
<p><strong>2.探亲假</strong></p>
<p>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p>
<p>探亲配偶每年给予一次探亲假一次30天</p>
<p>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p>
<p>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p>
<p>各省又有细则:新疆规定,婚后探亲假三年一趟,比国家规定少一年。</p>
<p>3.婚假</p>
<p><strong>3.婚假</strong></p>
<p>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p>
<p>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婚假</p>
<p>正常情况下婚假1-3天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p>
<p>4.产假</p>
<p><strong>4.产假</strong></p>
<p>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p>
<p>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p>
<p>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p>
<p>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p>
<p>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p>
<p>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p>
<p>5.病假</p>
<p><strong>5.病假</strong></p>
<p>根据《劳动法》:</p>
<p>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p>
<p>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等级进行相应的补贴待遇。</p>
<p>6.工伤假</p>
<p><strong>6.工伤假</strong></p>
<p>根据《工伤保险条例》:</p>
<p>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p>
<p>7.丧假</p>
<p><strong>7.丧假</strong></p>
<p>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p>
<p>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p>
<p>祝大家都能收获自己满意的offer</p>